—— 历世历代的基督徒都像提摩太一样受到保罗遗言的激励:务要传道,总要专心!
务要传道 总要专心(下)
——提摩太后书系列文章之四
文/何春勋
生命季刊专稿
请阅读本文上篇:
音频为李慕溪朗读:
提摩太后书4:6–22
保罗被罗马政府判处死刑,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,他在信的最后留下他的遗言。对他自己的现在、过去和将来做了三个结论,对现在用了两句话,对过去三句话,对未来四句话。显示出对主再来的盼望,在他的心中是多么强烈。
首先是他面对即将来临的死刑,心中丝毫没有惧怕犹豫。他的认知是他为福音的缘故,自己像祭物一样被献给神,他的时候到了,无怨无悔欢欢喜喜地离开这个世界,被主接到天国里,与主同在那是美好无比的事情。接着他对于过去年日中所经历的事情表达心满意足,用了三个过去完成式来说明:
第一他已经打完了美好的仗,这是指他所打过的属灵战争,抢夺灵魂的战争,与撒但权势对抗的战争。他没有说他自己打赢了,因为他知道是主打赢了,是主战胜了撒但。
第二他已经跑完当跑的路,就好像赛跑,他已经顺利跑完全程,到达终点。他也没有说已经赢得比赛,因为最后的判定与奖赏都在主的手中。
第三他已经守住所信的道,就是守住对耶稣基督的信仰,守住对永生的盼望,他对抵挡异端坚守真道丝毫没有妥协让步。他对于将来也就是世界末日所持坚定的信念,到那日主耶稣基督将要对世人施行公义的审判,而他相信主耶稣要将公义的冠冕作为审判的结果赐给他。
不但如此,他更相信凡是爱主等候主来临的基督徒也都会得到这个公义的冠冕。既然如此,基督徒是不是都能像保罗那样过去现在将来始终如一,一直坚持走到终点呢?接着保罗就把现实的状况告诉提摩太,
“你要赶紧的到我这里来。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,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,革勒士往加拉太去,提多往挞马太去,独有路加在我这里。你来的时候,要把马可带来,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。我已经打发推基古往以弗所去。我在特罗亚留于加布的那件外衣,你来的时候可以带来,那些书也要带来,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。” (提后4:9–13)
第八节保罗说凡爱慕主耶稣将来显现的人都能得赏赐,第九节保罗提出一个对比,就是他们当中有一位贪爱现今世界的人,就是歌罗西书4:14提到过的底马这个人,底马原本是保罗所器重的重要同工之一。他离弃了保罗的事奉团队,离弃就好像士兵在战场上临阵脱逃的意思。底马不愿再继续与保罗一同服事,跑去帖撒罗尼迦,在当时那是一个繁华兴盛的大城市,非常热闹吸引人。底马原本热心服事但受到世俗欲望的引诱,没法坚持到底,半途而废,非常可惜。
保罗团队中的革勒士、提多、路加和推基古这四个人要一起来看,因为底马是离弃脱队,而这四个人并没有这样做。经文的意思是保罗差遣革勒士去加拉太地区,差派提多去挞马太那个城市(现代的南斯拉夫),派推基古去以弗所,他们都是去工作。只有路加医生留在保罗的身边。所以保罗希望提摩太能早点来罗马,来的时候还记得带上马可,这样就可维持团队足够的人手。这位马可就是写马可福音的作者,他曾经在保罗第一次旅行布道时脱队,不愿继续服事。
后来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出发之前,保罗和巴拿巴对要不要带马可同行的意见出现矛盾,相持不下最后各自出发(徒15:36–40)。多年以后,马可又成为保罗宣道团队的重要同工,保罗形容马可在传道的事上对他有益处。所以可以确定的是,马可后来改变了,在传道的事上热心,不再退缩,在保罗布道的工作上有很大的贡献。虽然保罗、巴拿巴、马可曾经有过意见不同,彼此矛盾的时候,但不会影响到他们继续服事主的心志。底马的脱队离开和马可的重新加入服事也是保罗要凸显的一个对比。
提摩太不但要带马可经过特罗亚来罗马,还要顺路把保罗留在同工加布那里的一件外衣,一些书和皮卷一起带来。因为冬天来临保罗需要外衣御寒,那些书可能是保罗先前的著作,皮卷大概是旧约书卷的抄本。显示出保罗珍惜神所赐给他的,就是到临离世前也不忘记。
保罗让提摩太看见,虽然环境艰困,但绝大多数的同工不贪爱世界,他们避开那些世俗欲望的引诱,仍然持守信心,热心服事,都能坚持走到终点,将来也必能得到主的奖赏。
“铜匠亚力山大多多地害我;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。你也要防备他,因为他极力敌挡了我们的话。”(4:12–15)
提摩太前书第一章20节提到一位悖逆的亚力山大,并不是这里所说的铜匠亚力山大。传统认为铜匠亚力山大可能是使徒行传19:33节提到在以弗所城群众暴动中,被犹太人推举出去说话的那位犹太人领袖。他当时在民众面前极力撇清跟保罗的关系,保罗被关监牢,可能跟后来亚力山大的举报陷害有关。亚力山大不但多多的迫害保罗,保罗说他还极力的抵挡福音,所以保罗对此人保持高度的戒心。但是保罗没有把愤怒发在亚力山大身上,而是引用诗篇62:12所说:主必照他所行报应他。保罗提醒提摩太也要小心防备铜匠亚力山大,要跟他保持距离,因为他会继续不断地干扰迫害教会,打击基督徒的信心。
“我初次申诉,没有人前来帮助,竟都离弃我;但愿这罪不归与他们。惟有主站在我旁边,加给我力量,使福音被我尽都传明,叫外邦人都听见;我也从狮子口里被救出来。主必救我脱离诸般的凶恶,也必救我进祂的天国。愿荣耀归给祂,直到永永远远。阿们。”(4:16–18)
保罗回忆一段时间以前发生的事情,当他下监后第一次出庭应讯,面对罗马政府的高压逼迫,当时没有任何人去声援帮助他,为他辩护。保罗知道他们心中难免惧怕,不敢出面,以致让保罗一个人去面对审判。保罗盼望主不要计算他们的罪过。因为在法庭上的时候,主与保罗同在,他并不孤单,他完全不害怕。主加添他的能力和胆量,让他在法庭上众多罗马人面前传讲福音,借着答辩的机会,他有足够的时间把耶稣基督的救恩真理完整地讲给他们听。保罗写这句话的意思,就是告诉我们主能将困境化为顺境,将危机改成转机,将失望变成盼望。
保罗虽然是犹太人,但他具有罗马公民身分,根据罗马的法律,公民不能被判丢入斗兽场的刑罚,所以保罗说他得以脱离狮子的口。虽然审判的前途艰难黑暗,一路充满敌人阴险的攻击,但他这时祷告主,倚靠主,照着主祷文中所说的,保罗相信主必然会拯救他脱离诸般的凶恶,最后接他进入天国。这就是他对主大有信心的盼望。
“问百基拉、亚居拉,和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安。以拉都在哥林多住下了。特罗非摩病了,我就留他在米利都。你要赶紧在冬天以前到我这里来。有友布罗、布田、利奴、革老底亚,和众弟兄都问你安。愿主与你的灵同在。愿恩惠常与你们同在!”(4:19–22)
保罗前面提到在罗马自己同工的现况,在信的最后,他也提到在以弗所提摩太那边的同工。他向百基拉、亚居拉,和阿尼色弗一家的人问安,这些人都是敬虔爱主热心服事的人。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在哥林多的时候,曾经和百基拉、亚居拉住在一起,一同织帐篷维生,同时传福音服事主一年半之久。后来他们一起到了以弗所,保罗让百基拉、亚居拉留在以弗所教会继续服事。保罗第三次旅行布道又来到以弗所,在那里停留了两年。他和百基拉、亚居拉一同做工,让福音传遍亚西亚一带的地方。百基拉、亚居拉和保罗在一起有相当长的时间,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感情深厚,所以保罗在信的结尾首先提到他们,问候他们。
至于阿尼色弗,在第一章保罗特别提到他,想念他在罗马排除万难,当众人皆退缩,只有他孤身坚持去寻找帮助关在地牢中的保罗。所以保罗在信中要提摩太代为问候阿尼色弗的全家人安。根据罗马书16:24说以拉都是哥林多城管银库的官吏。使徒行传19:22记载,以拉都和提摩太是同工,曾经被保罗从以弗所差派一起去马其顿收集各教会的捐助,送到去援助耶路撒冷教会的需要(林前16:1–5)。
特罗非摩不是犹太人是以弗所人,在保罗第三次旅行布道后期加入团队,和提摩太、该犹、推基古等人成为同工,后来跟保罗一起回到耶路撒冷。使徒行传21章记载犹太人以为外邦人特罗非摩进了圣殿,曾经起了骚乱,保罗因此被抓。后来保罗上告该撒,搭船去罗马,特罗非摩同行,在航程中生病,保罗就留他在以弗所附近的米利都休养。
保罗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,所以希望提摩太能在冬天船期结束前能赶到罗马来见最后一面。虽然一开始上诉时,保罗曾经非常孤单过。但保罗在信中的最后提到好多位弟兄,都跟着他一同向提摩太问安。表示这时已经有不少的同工回到保罗的四周,他们虽然没有坐监,但愿意陪着保罗走完人生最后的日子。
保罗为主殉道,但主借着他影响了无数的人,建立了许多的教会,也借着他兴起了更多继续传福音的人。而主的同在,主的恩典祝福也一直传承下去。因为历世历代的基督徒都像提摩太一样,受到保罗遗言的激励,务要传道,无论得时不得时,总要专心。
何春勋 来自台湾,芝加哥北郊葛霓华人教会牧师,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。
提摩太后书系列:
1.再如火挑旺(上)
2. 再如火挑旺(下)
5.末世与圣经(上)
6.末世与圣经(下)
阅读作者更多文章:
请点击参加祷告👇:
守望祷告时间:
北京时间
周一至周五:
早上六点开始,晚上10点结束
每天祷告16个小时
周六:早上6点-上午10点
美国中部时间
主日至周四:
每天晚4点开始,次日清晨8点结束
周五:晚4点至8点
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👇:
https://us02web.zoom.us/j/84769255004?pwd=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
阅读本刊更多文章,请点击 ?